都說每一位建筑設計師是賦予建筑以旺盛生命力的創造者和啟迪者。而眼前蓄著長發、持著一口流利普通話的香港建筑師Nelson Tam(譚善?。┫壬鷧s說:擁有一顆平常心,讓平常好建筑可以永恒。中國地產設計網有幸再一次與維思平建筑的執行主設計師譚先生促膝而談。

2002年在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建筑系碩士學位后,譚先生便投身到了他最熱愛的建筑設計事業中。8年后因為緣分讓這位源于香港的建筑師投身并扎根在了偌大的北京,而維思平建筑正是給予他施展才華的最好舞臺。

 

中國地產設計網:您曾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就職于很多不同的設計事務所,也曾在大學里任教,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又回到了中國?您選擇維思平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嗎?

Nelson Tam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更是我人生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我的啟蒙老師是一位定居在香港的瑞士人,他曾帶給我很多在建筑領域里的啟迪,這些令我非常著迷。我十分希望去瑞士真實地感受當地建筑師的創意和靈感。帶著這樣一顆初心我來到了瑞士的ETH STUDIO BASEL(巴塞爾工作室)任教,同時也在建筑事務所工作。在這期間我非常巧合地遇到了一個來自南京的項目,此時中國的建筑設計也正大蓬勃發展,很自然我便在考慮也許應該回到國內來發展,這樣就可以非常直接的去解決國內項目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梢哉f,遇見維思平也是一種緣分,后來,由于機緣巧合維思平建筑的創始人吳鋼先生來到了香港中文大學和我并肩工作。我們在大學里共同交流和互動,互相信任和協助。就這樣在2010年我正式加入了維思平建筑設計,從此開始了我的“維思平生涯“。

 

中國地產設計網:能分享一下您在國外做設計和在國內做設計的感受嗎?做了那么多的項目,也積累了那么多豐富的經驗,請推薦1個您個人比較滿意的作品。

Nelson Tam:建筑物本身可以反映社會的狀態,從一個建筑物的管理可以讓人們充分了解當時社會的文明程度、組織程度和技術程度。用維思平的語言來說,一個建筑作品代表著“此時此刻的狀態”,此時此地的文化和氣質都會通過建筑作品流露和表達出來,所以在中國所做的項目必須符合當下的社會條件和情況。

談到比較滿意的作品我想用“下一個”來回答。可以說在設計師的心中每一個建筑設計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們在設計時都會傾注許多的情感,但影響成果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我希望最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個。

 

中國地產設計網:我們看到維思平也是較早涉足產業園與總部辦公的設計機構之一,北京百度科技園、杭州支付寶大廈等都是非常知名的項目,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維思平在設計方面值得借鑒的經驗?

Nelson Tam:確實維思平建筑設計參與了許多不同產業類型的項目,包括產業園區、總部辦公、廠房改造、創客空間等。我記得我們曾為西門子北京總部設計時專門建立了一系列的標準,通過這些標準維思平對辦公設計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溝通方面我們也十分希望客戶可以參與項目的整個過程,并且從客戶的角度進行互動和溝通,去挖掘客戶使用中遇到的不同問題,引導他們從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所以,我們認為:每一位客戶和他們的需求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樣“換位思考”就會顯得非常重要,我想這才是維思平在設計方面真實的心情。

 

中國地產設計網:現如今,整個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也成為不爭的事實,產業地產也正處在一個非常“糾結“的時期。作為建筑設計從業者,您對產業地產發展有什么期望,維思平在其中又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Nelson Tam記得在兩年前維思平就意識到市場的變化,那時我們就開始做了一些部署,“整合和延長整個產業鏈”是目前最能表達維思平發展方向的詞匯。詳細來說,也就是“從未知到落實、從投入到回報、從概念到成品”。所謂“從未知到落實”是指從產業政策的角度去引導客戶;“從投入到回報”——我們知道產業地產最令人糾結之處在于處于轉型的業主無法用傳統房地產開發的模式去對待產業地產的運營模式等,所以投入如何得到回報就變得極為重要;“從概念到成品”即從建筑規劃、單體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等多方面問題通過維思平的一站式的服務平臺來解決,這也是未來維思平將要在產業地產這個領域走的更長更遠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地產設計網:您本人對維思平一定有著很深的感情,請您談談維思平的企業文化。您對未來的維思平人又有什么樣的寄語和期望?您對維思平又會有什么樣的期望?

Nelson Tam維思平有一個信仰,也是創始人吳鋼先生非常推崇的理念——平常好建筑?;蛟S建筑作品的外觀并不起眼,但對使用者來說卻又不可或缺。她就好比電影里的綠葉,平凡卻又重要。維思平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希望通過優秀的設計作品造福社會和百姓,希望平常好建筑可以永存。

維思平也期待更多熱愛建筑的同仁和同學,除了要讓作品更炫耀奪目,更需要多多關注日常生活中非常尋常的功能:也許它只是家門口的地鐵口,抑或只是一個小小的公交車站……這些空間雖然并不起眼但卻是構成整個城市生活環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擁有一顆平常心,堅持做“平常好建筑”,打造更多適合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又為社會所需求的好建筑,這不僅是一個作品,而是對使用者和社會的一種責任和回報。